黄河流域环境变化与地貌过程
首页 >

黄河流域环境变化与地貌过程

>

创新贡献

团队成员创新贡献

团队负责人:潘保田

对黄河形成历史的系统研究,提出了五个关键发育阶段,并给出了确切的形成年代;根据夷平面、剥蚀面和河流阶地等资料,指出青藏高原在第三纪经历了两次抬升和两次夷平;在青藏高原隆起研究基础上,提出青藏高原是晚新生代全球气候变化的“驱动机”和“放大器”;通过对黄河上游和祁连山等地区河流阶地的研究,比较系统地探讨了黄河上游及其毗邻地区河流阶地的形成发育模式,指出河流阶地的形成受构造抬升和气候变化共同控制,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决定河流下切(阶地形成)的时代,构造的影响表现为控制河流下切幅度;根据沙楔等冰缘遗迹,通过较精确的年代测定,恢复了最近15万年青藏高原多年冻土边界变化过程,提出最近两次冰期时我国的纬度多年冻土带和高原多年冻土带连成一体,青藏高原冰期气温下降幅度大于同纬度其他地区;根据川西甘孜地区晚更新世黄土研究了末次间冰期以来青藏高原东部的环境和季风变化,指出甘孜地区黄土记录的气候变化与黄土高原地区存在差异,它与印度洋季风记录的对比较之与全球冰量曲线的对比更为接近,可能反映了青藏高原与印度洋季风在成因上存在内在联系或二者具有共同的驱动机制;根据兰州附近的黄土气候记录,揭示了末次冰期中季风环流的不稳定性以及其与Heinrich事件和Bond周期的关系。


团队骨干成员:聂军胜

方法学创新:创新性地将风化生成的强磁性矿物与弱磁性矿物比值引入到东亚季风边缘区沉积物古环境研究,建立了认识干湿变化的新方法;通过对黄土高原西部现代不同深度土壤中CO2 含量随季节变化规律的多年观测,确定了利用碳酸盐气压计方法从黄土高原西部古土壤恢复大气CO2 含量所需扣除的土壤呼吸产生的CO2 含量的实际值,提高了利用该方法恢复大气CO2 含量的准确度。

关键科学证据:获得了18-2 Ma 期间,东亚季风边缘区的干湿变化趋势记录,从干旱-季风区记录对比的角度识别了亚洲内陆干旱化的重要时间节点和现今干旱区-季风区格局的形成年代;获得了中晚中新世大气CO2 变化记录,为识别干旱演化的驱动因素提供了关键证据;从干湿变化相对更加敏感的东亚季风边缘区研究了东亚季风强度变化,发现了显著的地球轨道偏心率、岁差和半岁差周期,为季风变化热带驱动学说提供了新的科学证据;获得了黄河、黄土、沙漠沉积物源较为关键的观测与实验数据。

理论认知:提出了风力-水力协同作用造成毛乌素沙地和黄土高原形成发育模式,被国际同行广泛关注和借鉴使用。


团队骨干成员:耿豪鹏

主要从事西北活动造山带地貌演化模拟和量化理论研究,具体方向包括:坡面风化与侵蚀过程、地貌演化数值模拟、构造气候相互作用等。建立了祁连山不同时空尺度的侵蚀速率序列,证明侵蚀速率主要受控于地形陡度,为“构造驱动”的地貌演化模式,并提出通过降水与地形的空间关系可识别该模式;发现LGM以来的温度变化通过寒冻风化作用,影响着祁连山侵蚀过程 (如:滑坡),提出构造驱动模式下,气候通过调节侵蚀过程导致地貌以非线性方式响应构造抬升;创立了约束山地隆升年代与速率的数值模拟方法,先后在祁连山、天山应用,这一全新方法克服了对年代学的依赖,有望成为活动造山带隆升扩展过程研究的重要工具。


团队骨干成员:高红山

主要从事河流过程、流域地貌演化及地貌学思想史的研究。具体研究成果主要包括:在地质旋回尺度,依据侵蚀循环理论,研究青藏高原及其周缘山地夷平面、剥蚀面与河流阶地等层状地貌面的时空展布,反演了晚新生代山地的隆升过程;在地貌均衡尺度,依据普莱费尔法则,研究青藏高原周缘山地河谷的形成时代、发育过程及其影响因素,对第四纪期间地表系统各圈层的相互作用进行了探讨;在现代稳定尺度,依据莱恩平衡,研究河流形态与过程之间的耦合关系,分析了环境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下河流系统的变异行为。


团队骨干成员:王杰

(1)建立了中国西部多个山地可靠的第四纪冰川发育的绝对年代序列,提出并论证了不同时空尺度古冰川进退的阶段性和区域性特征。

(2)揭示了青藏高原不同气候系统控制区末次冰期间冰阶和晚冰阶亚轨道尺度冰进的机制。

(3)明确了冰量是控制高原东北部冰川侵蚀空间分布的主因,并发现构造可能改变冰川与河流侵蚀的相对强弱。


团队骨干成员:胡小飞

       首次定量限定了祁连山褶皱变形过程;提出了祁连山分散式地壳缩短、整体抬升的变形模式;发展了断裂运动的地貌学研究方法,利用造山带广泛分布的地貌面,基于其变形特征,结合断层相关褶皱模型,对构造变形形态特征和运动学过程进行分析,极大地深化和拓展构造地貌学研究。


团队骨干成员:胡振波

       本人及所在科研团队长期从事河流地貌、活动构造、地表过程、尤其是黄河形成演化的研究工作。早年,本团队基于地貌和沉积记录的空间对比、河流相碎屑物源示踪以及年代学工作,系统地恢复了黄河中游的形成演化历史。近年来,本团队通过野外工作,系统地建立了黄河积石峡以上河段的地貌面序列及其初步的年代框架,对黄河上游的形成发育过程有了初步的认识。